近日,由中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三國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九次APEC地區(qū)安全貿易(STAR)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重點就APEC地區(qū)交通運輸系統(tǒng)、人員往來、集裝箱運輸?shù)阮I域面臨的恐怖安全威脅及防范應對措施等問題進行研討和經驗交流。
本次會議主題是“APEC地區(qū)交通運輸安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APEC地區(qū)成員經濟體力圖提高港口和航行安全性,尤其是集裝箱運輸領域備受關注。
美國和其他國家一直希望集裝箱裝船之前確保其區(qū)域港口的安全性。
“APEC經濟體正尋求建立一種風險控制機制,并進一步促進信息共享”,APEC反恐工作小組主管哈里·布宛多(Harry Purwanto)介紹稱,“我們的舉措旨在確保合法貿易和運輸?shù)那疤嵯录訌姲踩腿松頇z查、加強反恐間的溝通。目前,世界范圍內在運往美國的所有集裝箱當中,僅有2%能夠接受檢查?!?
上述舉措包括共同努力設立一種涵蓋全球船只和港口設備的安全驗證碼,鑒別重要港口基礎設施以優(yōu)化資源配置和降低風險,以及采用典型港口安全立法和管理制度。同時為了確保陸路運輸和乘客安全,APEC經濟體將同時致力于完善公共交通安全法規(guī)、加強公共交通反恐應對演練。
目前,APEC經濟體正在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全球貿易復原信息系統(tǒng)平臺(G-TRIP),與世界海關組織協(xié)同合作,以幫助在重大運輸系統(tǒng)遭到破壞時重要信息的交換。該系統(tǒng)將包括基礎設施條件、優(yōu)先貨物和附加安全約束等實際案例,為政府、運輸者和托運人在緊急情況下提供決策性支持。該系統(tǒng)預計將于今年年底開始運營,屆時將進入測試、信息搜集和分發(fā)、并在APEC國家間采用,最終將被運用于世界范圍內。